距离参加11年1月的研究生考试已经过去有些年头了,可是当年准备考研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却还是记忆深刻。决定考研,是我散漫的大学生涯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选专业选学校,结合自己的实力很重要
我是在大三下学期有了考研的打算,那时候心心念念想要跨专业(本专业是商务英语),最初的目标是想学经济,所以还抱着一腔热情去数学系旁听过高等数学微积分。到大四开学的那个9月,我陷入一段莫名的纠结期,一方面数学学得很吃力,一方面对自己跨专业的选择开始不确认。在纠结了很久后我找了一个平时比较了解我的老师长谈了一番,后来决定还是考本专业。然后我仔细考量了一下自己的平时课业成绩和学习效果,我选择了一个我比较有把握能考上的学校。当时的想法没别的,要考就一定要考上,不想做没把握的事。
很多同学都在选专业选学校上纠结过或者正在纠结中,我的建议是,把自己掰开了揉碎了仔细分析,然后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我喜欢吗?我能考上吗?只有兴趣你才会学得下去。如果觉得自己的分析不够客观,可以找一个师长类的人帮你从旁建议。在考虑学校的时,先估计一下以自己目前的成绩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然后再挑一个比这个学校稍好一些的targets,因为在经过考研期的努力学习后,你肯定还是会有进步空间的。
考研复习,找准方法
决定好专业和学校、买到目标学校的参考书目和真题已经是10月初的事情了,也就是说留给我的复习时间只有三个月了。我所报考学校初试需要考的科目包括:两门专业课:英美文学、语言学;两门公共课:政治和二外日语。收到参考书目的时候我其实有点懵,因为书太多了。英美文学包括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一共11本,看得我有些头皮发麻;语言学虽然只有一本但觉得非常生涩难懂(很多英语专业都知道的胡壮麟先生编写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为了考研和几个考友在校外租房子(因为图书馆实在是人满为患),然后就开始了漫漫的复习路途。我在考研期间养成了很奇怪的作息:大四上半学期还是有课的,上午需要照常上课;下午回到家,从14点一直睡到17点(都不好意思称这个是午睡),起床后吃饭,晚上19点正式开始学习,一直到第二天凌晨02/03点,然后洗漱睡觉早上7点半起床去上课。写自己的作息习惯并不是说让大家都来效仿,只是想说明一个观点:复习考试时间安排,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到整个考研复习计划,小到每天的阶段性复习任务,时间怎么安排,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变动。我的情况就是半夜到凌晨是我接收知识效率最高的时段,所以我会这样安排。
说到具体的复习安排,我最初的计划是10月份主攻专业课11月份中旬再开始政治和二外(文科生的政治答题天分你们懂的)。我花了整个10月份的时间将英美文学的11本书看了一遍,看完后画了一个大致的英美文学年代表;10月份语言学的复习已经进行了两轮,因为专业术语很多很难懂,我几乎是用扣每个知识点的方式做了完整的学习笔记。在第一轮专业课复习结束后,我并没有开始车轮战继续,而是仔细研读了报考学校10年来的专业课真题,研究考试的出题范围和思路,将常考的内容都做了重点标记。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教坏大家投机取巧,而是建议大家要善于利用各种可以搜集到的资源。考研虽然是一个人的战斗,但并不意味着就是闭门造车。
漫漫考研路 你需要战胜的是自己
考研路上,谁都有过走不下去想放弃的时候,我也有过。在12月份初的时候我陷入过一段很痛苦的自我质疑和纠结的时期。二外复习进展缓慢,英美文学记得快忘得更快,再加上毕业前夕的各种浮躁气氛,让我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怀疑自己的能力。
准备考研的那段时间,经常接到各种同学的短信,内容大多是吐槽 “我看不下去书怎么办”。这种时候要给自己一些break,找一些你爱做的事情让自己舒缓一下压力。压力神马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心魔。我那时候一直告诉自己:你肯定能考上。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的付出会有收获,做到最好的自己,你会收获到你想要的结果(就算没考上我觉得没有遗憾,至少我尽力了)。考研其实就是你在自己的小宇宙里给自己下的一个蛊,靠的就是自己的心气才能走下去。
毕业后时常有同学跟我说,觉得我当时准备考研的那段时间很辛苦,让他们觉得我勇气可嘉很钦佩(看来是四年散漫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我并不觉得苦,我觉得很充实,每天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觉得很充实。每天凌晨睡觉前,我都会躺在床上回想一下我今天都掌握了哪些东西。考研真的是一个人的战斗,虽然有所谓的考友相伴,但大家都是在忙着各自报考学校的复习,不会有人督促你的进度,不会有人说这道题你不会我来讲讲,你是一个人在奋斗。独行很寂寞清苦,可是等那一切尘埃落定后,再回头看看,你会发现那段时光教给你的,远不止仅是书本知识而已。至于各种滋味,还需要大家各自亲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