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事故会给人身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保护人身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有四种。
1.保护接地
电力系统运行所需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后,如果某一相线因绝缘损坏与机壳相碰,使机壳带电,当人体与机壳接触时,由于采用了保护接地装置,相当于人与接地电阻并联起来,由于接地电阻远小于人体电阻,电流绝大部分通过接地线流入地下,从而保护了人身安全。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不宜采取接地作为保护措施。
2、保护接零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电力系统中,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等与系统的零线(中线)相接,称为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后,如果某一相线因绝缘损坏与机壳相碰,使机壳带电,则电流通过零线构成回路。由于零线电阻很小,致使短路电流很大,会立刻将熔丝烧断或使其他保护装置动作,迅速切断电源,从而消除了触电危险。
采用保护接零时,接零导线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连接必须牢固,以防断线或脱线。并且在零线上禁止安装熔断器和单独的断流开关。为了保证碰壳引起的短路电流能够使保护装置可靠动作,零线的电阻不能太大。
采用保护接零时,除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再行接地,即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的作用在于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减轻零线断路时的触电危险。
3、使用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是一种防止漏电的保护装置,当设备因漏电外壳上出现对地电压或产生漏电流时,它能够自动切断电源。
漏电保护器种类很多,通常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电压型反映了漏电对地电压的大小;电流型则反映了漏电对地电流的大小,它又分为零序电流型和泄露电流型。
漏电保护器既能用于设备保护,也能用于线路保护,具有灵敏度高、动作快捷等特点。
对于那些不便于敷设零线的地方,以及±壤电阻系数太大,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应广泛推广使用。
漏电保护器安装时必须注意保护器中的继电器接地点和接地体应与设备的接地点和接地体分开,否则漏电保护器不能起保护作用。
4、采用三相五线制
我国低压电网通常使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提供380V/220V的电压。在一般家庭中常采用单相两线制供电,因其不易实现保护接零的正确接线,而易造成触电事故。
采用三相五线制有专用的保护零线,保证了连接畅通,使用时接线方便,能良好地起到保护作用。现在新建的民用建筑布线很多都已采用此法。旧建筑物在大中修、改造、翻建时,应按有关标准加装专用保护零线,将单相两线制改为单相三线制,并在室内安装符合标准的单相三孔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