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复读生有两种,一是没有考入大学的落榜者,一是只想进名校,而分数没有达到的高分生。这两种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障碍。
落榜者缺乏自信
落榜者容易造成心理封闭。因为高考失败,不想与人交流,也没有适合的倾诉对象,导致自我封闭。据了解,高考后的两个月是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候,经不起一丁点的伤害,或许还会存在一些幻想,比如把别人的聊天当成对自己的嘲笑、把别人的眼光当成是对自己的讽刺等等,这些都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对于平时学习位于中上等的学生,他们最为脆弱,对高考成绩很失望,很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但是他们却是提分可能性最大的人,最有潜力的人。如果不正确解除这些心理障碍,不能理清头绪,面对挫折难以恢复,那么盲目的复读只会事倍功半。
学生紧张的复习阶段
高分复读者难以抬头
高分者一直以来对自己抱有很大信心,相信自己是支潜力股。他们有良好的基础,平时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对自己的成功深信不疑,认为走入名牌大学近在咫尺。但是高考结果却出人意料,这种反差令他们很难相信,幻想的风光场面变成今天的冷淡情景,心理落差很难抚平,在同学和朋友之间难以抬头。
据天天招生网记者了解,这种学生以他们的平时成绩,报考的学校基本上是品牌学校,佼佼者的心态也不允许他们进入普通大学,相比来说,他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虽然成绩很好,但提分空间却很小,也经不起别人的超越,尤其经不起应届生的超越,一旦被人超越过,就会导致意志力下降,心理状态极为不佳。
这两种学生是复读学校急需的生源,虽然复读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但是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在于自己怎样去思考,怎样去看待高考失败这件事情。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复读生有不同的心理障碍,究竟是怎样的过程呢?记者了解到以下几个时期尤为重要。
犹豫期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高考结束近期,主要思考要不要复读的问题,这是最彷徨的时候。可是这又是一个必经时期,到底是拿一个不理想学校通知书还是复读?这种心理动荡很让人头疼。
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自己曾经失败过,对一切都失望,不敢重头再来,也没有信心能够更好的走下去,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与往日同学对比更感觉不能抬头,失落感油然而生。他们会在以后形成一个观念,只要是失败了,就认为自己不行,严重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在这种情况下复读是很不利的。
第二,怕明年考的不如今年好。这种因素直接导致学生形成心理压力,失败过的学生经常会把不利因素夸大,不去想自己真正的实力,形成思想上的恶性循环,这样一直挣扎也对复读很不利,不能很好的调整心态既影响复读效果,又会导致形成上大学后的心理压力。
焦虑期
这主要是因为平时认为自己复读了就一定能行,当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就会产生焦虑情绪,一次又一次的想到自己的劣势。尤其在自己成绩被别人超越时,着急,却又无从下手,不断怀疑自己的能力,特别不能容忍应届生超越自己。
据了解,这种情况在下学期刚开学时,表现极为明显,或许复读效果没有预期的好,就会觉得失望、焦急、苦闷,甚至后悔复读,但是又没有可以选择的机会,不能把剩下的时间很好的坚持下去,思想恶性循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要知道这短时间正是模拟时间,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自己主观上不能把握,又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将会在冲刺阶段被抛在后面,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复读效果。
教师们研究课题
迷茫期
这时正值高考前期,许多复读生又有了去年的挫败感,只是不停的紧张,忘记了高考备战,一直迷茫,对学习很被动,似乎很无所谓,又似乎很着急。想憧憬未来,却害怕再度失败,学习质量明显下降,自己也不能理清思绪。尤其在填写志愿期间,很难把握方向,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评估,而且经历都集中在填写志愿,导致学习中断。这都是心理问题在作祟。
这几个时期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复读阶段,要怎样应对这些心理问题呢?天天招生网记者了解到,首先,要让复读生明白,他本身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考学生,不要因为自己有优势而过高的评价自己,也不能因为自己是复读生,就不停的搬出劣势来提醒自己。复读生并不特殊,在高三生活中的任何问题复读生都会遇到,只要有正确的心态,就问题解决问题,理想的复习状态就会出现。
第二,由于连续二年的高考,复读生的体力、脑力、精力已经消耗的所剩无几,超出负荷,出现了“缺氧”现象,他们知道这段时间对于自己一生的意义,想摆脱心不在焉的现象,但还存在心理压力,有些力不从心。这时候应该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这种坚持不一定是坚持在学多少,是一种积极状态上的坚持,是一种心态上的坚持,要把良好的心态延续下去,千万不能中断。就如同“长征”,没有一个红军战士事先知道要走“二万五千里”,但就是一步步走完了这伟大的征程。